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11月6日_時差頻率

早晨往外一看,海面的冰早已消逝,船於是又恢復了正常的航行,前兩天碰碰撞撞破冰的情況,已不復現。原本以為船已開到極區海冰的邊緣,沒想到根本連邊都還碰不著,據說,那只是從冰架上所飄出來的一大群山,被我們的船所撞見。船的設計雖然能破冰,但若是於不常遇見冰的海域,遇這麼大面積的海冰,不但會因破冰降低船速,增加航程的時間,同時也耗費船的油料。

航行於高緯度,有件事非常令人難適應,那便是“時差”。時差一般指的是坐飛機進行上千公里以上的東西向位移,到達某個地域後,將手錶上的時間調整至該地域的時區,使日出及日落符合常人的作息。在高緯度進行東西向的航行時,因經度線較低緯度為密集,故時差的調整頻率很高,從紐西蘭登船至今,已經調整過四次時差了。除了時差外,11月至明年1月份這一段時間裏,南極圈的白晝時間很長,以今天為例,晚上約9點天才全黑,還不到清晨2點,外頭的太陽會亮的讓人無法好眠。另外,12月份是南極白晝最長的時間,因此我應該會歷經極區的永晝,到那時候,太陽應只是約略的往地平線落下,便又馬上浮了上來,設想,若是在極區裏養一群公雞,那牠們不瘋掉才怪。

下午三時,船上的南極大學開了一堂課,主要由直昇機駕駛講授“極地搭乘直昇的安全注意事項”。此堂課首先由南極大學袁紹宏領隊主持,袁領隊說:船先前穿越西風帶,故前幾堂課的上課時間外頭湧浪過大,因些暫停了幾堂課,接下來風浪趨於穩定後,會再補幾堂課。此次課程內容分別由澳大利亞的飛行機師,講述他們的S-76,以及中國大陸的飛行機師介紹他們公司的雙翼直昇飛機等,上述的兩種機型在登機時,及一些極地飛行的安全注意事項。在極地工作,直昇機是相當重要的交通及運輸工具,如人員、貨櫃及機具的載運,都得靠它來完成,正因為它的重要性且每個人都有機會搭乘,因此上級才會想開設這一堂非常罕見,又相當重要的課程吧。

小熊,熊尚凌是此次南極考察第26梯隊,中山隊的小隊長,我這次在他們的編制系統裏,屬於這一個隊伍。小熊他是寧波某大學學院老師,環境污水微生物處理系統他的專長,此次極地考察任務是蒐集一些寒帶的微生物樣本。明天中山站的胡紅橋站長要邀集所有中山站的隊員,進行一次討論會,藉此讓大家互相了解彼此間的工作性質,因此小熊現在正準備一些明天會用到的資料及名單等。那天小熊在電腦上打開他的婚妙照,邀我及另一位室友欣賞,我心裏頭納悶,都什麼年代了,還有人會把這種老掉牙的照片放在身邊。後來我才知道,小熊在登船前五天才舉辦完他的喜宴,抱得美人歸,多令人震驚及訝異啊,船上另一位內蒙古考察員-曹碩,他則是越冬隊員,來趟南極要能再次回去,順利的話最快1年半,他笑笑的說,孩子現在5個月大,等回去看到小孩時都會叫爹、會走路囉。寫到這裏,不由自主的一陣酸從心裏頭冒了出來,真的有些考察隊員在妻兒最需要的時候,不得不別離,當然,我不得不佩服這些專業的極地工作人員,其偉大無私奉獻的精神,實在叫人欽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