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3點,雪龍號下錨的錨鍊聲清楚的響著,告訴我們長城站到了。
走上了駕駛台,見到許多舊地重遊的隊員,透過玻璃窗在指著遠處的標的建築物,仿佛是在告知我們這些初次來訪的新人,他們曾經在彼岸所留下的深刻記憶。雪龍船停泊的阿德利峽灣,是座落於ㄇ字型的馬克斯威爾海灣內,長城站附近的岸上還可看到智利站以及俄羅斯站。智利站的一座教堂駐立在山巒的最高點,據點一邊駐立著許多根細長的無線電塔,聽說聚落的建築物當中還有一棟小學,是供軍官家眷的小孩就讀。智利站右側緊鄰俄羅斯站,左側為長城站,或許是因為船位停泊的位置離岸不遠,因此,用望遠鏡即可清晰的見到,長城站建築物的細部構造。
阿德利峽灣內有一座阿德利島,聽說島上的企鵝數量很多,為防止人類活動的干擾,島上已被劃定為一處企鵝保護區,沒有申請許可證,是嚴禁登島的。一位曾經駐紮於長城站的老隊員說,當地的潮汐水位若降至最低時,從長城站可以徒步走到企鵝島上,只是現在從船上往外看那一座島嶼的周遭海域,其實還滿廣闊的,不知道未來幾天能否看到潮水降低後,峽灣與企鵝島相連在一起的景觀。
今早的餐廳裏,人潮似乎比往常更多了一些,或許是因為卸貨作業的關係,能提早用餐的隊員都儘量趕在7:15分之前抵達餐廳。餐後回到寢室,突然聽到我將要搭直昇機過去長城站的消息,在這之前因為沒有聽聞過這個訊息,所以當廣播器呼叫到我的名字時,真的還有些難以置信。
直昇飛機主要以載運人員為主,因此選用澳大利亞的小飛機,此型機種可搭載10名乘客,人員座位後方有個小儲倉,可置放乘客的一些小件行裏。原訂計劃為上午八點,將直昇機拖出機庫,裝上機翼後約九點便可起飛,但不知道什麼原因,飛機的第一個架次,讓我們遲遲等待到中午12:50才開始起飛。
澳洲飛行員做事一板一眼,絕對不馬虎,上機前一定要穿載救生衣,原設計4人一行,共有3排,可乘坐12名人員的坐椅,硬是要拆掉兩個,來放置救生艇。老外說:在陸地上坐12名乘客,海上則是10個,這是公司的安全規定,不能更改。上機過程看在我們東方人眼裏,似乎是太固執,不懂的變通,但實際坐上他們的飛機時,反而覺得是增加了無限的安全感。
等待上機過程是漫長的,所幸今日出了個大太陽,風平浪靜,海面上隨處可見浮冰。聽船員說今年的冰雪感覺上好像較多一點,但往常都是12月份才到,或許是今年提早到達的關係吧。我看著海上的浮冰造型千奇百怪,如荷葉型、女王頭型或是冰塊中間無故地被穿了個大孔洞,無法想像近距離的觀看,這些如水晶般的寒冰確實是晶瑩剔透,實在是太美了。
上直昇機後,支援接駁貨物的韓國橡皮艇來回穿梭於海面上,船邊的大型天然汽儲槽,被吊車放至接駁工作艇上,隨著機身的升高,看著雪龍船漸漸變小,冷空氣下的船隻、艇隊及人員,比例瞬間縮小千萬倍。
到達目的地下機一看,原來連個停機坪都沒有,飛機找了個海邊比較紮實的雪地,便當作是起降場。眺望長城站,周邊的積雪全都超過一公尺以上,而且現在才知道積的厚厚的雪,看來密實但實際上是如此的膨鬆,每一步踏過後,雪地裏便陷下了你那深厚的足跡。
從停機處走到長城站的主建築物招待所(比較像是餐廳及宿舍區)裏,費時約5分鐘,主建物的周邊還有許多棟很新的建築物,但由於上岸的時間僅約半個小時,無法參觀太多地方。這一趟過去倒是借用了站上的網路設備,將近兩周來的一些照片檔案寄送回台灣。
回到船上,卸貨的工作仍不斷的在進行著,今天的天氣風和日麗,但氣象預報說明日開始會有個氣旋形成,產生七級的陣風。直至方才11點為止,看著窗外的
接駁艇隊,都還持續在零度以下的困苦環境中打拼著。上級領導說,希望今日至少將8個最為棘手的巨型天然氣存槽全部都下卸完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