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夢中,船駛離了港,靜悄悄。
接近午夜時間時,室友們紛紛起來尿尿,問了問他們也不知道船昨夜幾時幾刻離港。猶記起昨夜矇矓地看過幾次錶,但船離港是在睡夢中,唯一可確定的是,船左右擺晃的角度,隨著離港的時間而增加。
胡站長在我去餐廳前走了進來,帶著一位屬下,拿了一個小禮品說是要當作紀念的,又胡亂問了我一些在船上的情況,暈不暈船等等問題。很顯然的,胡站長及其屬下是有那麼點抗浪性,因為我的二位室友在當下,都已經被船給搖暈了。
下了樓,第二層裡人還不少,幾天前吃飯的時間都給瑣事給延誤了,今天準點到位後,發現挾菜區前站了四個服務員,在每個菜盆前都有人幫您挾菜,有點像大型自助餐館。台灣來的同胞,來,多挾點給您(其中一位服務員對著我說),當下還真的嚇了一跳。盛完菜後隨便找個位置,獨自坐了下來。同桌一旁的三個人在討論湧浪,說是雪龍船這種大型船隻,比較不怕側浪,要是船前後左右一起搖動那就要命了,那位肯定是位經驗老道的船員。老船員又說,中午時間船正好要挺進南緯45度,記得以前修海洋學時,西風帶是位於緯度45至60度之間的,所以,目前的海況應當只是剛剛進入風暴圈的邊緣而已,湧浪只是給我們的一點小小震撼,未來船可能會出現更為劇烈的猛浪或狂濤。
他們三個人繼續聊著,忽一回兒,張老二對王小五說您那裏人,王小五回答:安徵人,張老二接著又問,安徵那啦?小五回答:銅城唄,只見張老二眼裏一亮,回答說是不是銅城的蕪湖,王小五說對,老家就在那,張老二回了一句,是丫,怪不得您有我老家的鄉音。小時候念過的詩是這麼寫道: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催,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一個他鄉遇故知的情節就發生在我身旁。多麼難得有個同村莊的人出現船上,可以用母語聊聊老家鄉的事。剛上船時,一個考察隊員走過來我身旁,說他來自福建,問我會不會說閩南話,我用台語回了,他也應了我,雖沒有鄉音,倒是有那麼幾分的親切。最後一句記得是:我滴307,有閒愛來燒找。極為簡單的一句話,但深處遙遠的異地,這個聲音聽起來是多麼地溫馨。
午餐結束,連同我一起從基督城上船的12位考查隊員,被通知去領隊服。下了地下室拎了一包沉重的紅色手提帶,顛簸地走了好幾個樓層回房。原本可供運送物品的電梯,因船身搖晃的程度過大,已停止使用。碩大的麻布袋子,它的大小,像極了是潛水用的裝備提袋,裏面裝的是比先前去南沙或外島進行潛水工作調查,更加艱辛及沉重的一項任務。紅袋子外的清單表上寫著。郭富雯同志 您參加 對岸 第26次南極度夏考察,為您配置如下的服裝及裝備:
單防風上衣
單防風褲
抓絨上衣
抓絨褲
速乾上衣
墨鏡
單帽
棉帽
面罩
圍巾
工作手套
棉手套
工作皮鞋
防水鞋
棉襪
護膚套裝
服裝包
多麼貼心的裝備,若是自己準備,恐怕會有所疏漏,畢竟人家前前後後已經去過25次,何其榮幸第26次考察可以一起參與,而且此次還可以去到二個極地站。
午覺醒來,風浪似乎變小了一些。但是室友們,唉,瞪直著水牛般的雙眼,注視著天花板,但就是爬不起來。熊同志用他那雙超時睡眠後的眼珠子,無奈地對著我說,在船上能不暈船是很舒服的。
不久,房裏進來了位武漢大學,專精於衛星定位研究的王老師,跟我們閒聊了一下天候狀況。他之所以會進來,是因為我另一位室友,陸同志是他教導的學生,可以從極地辦公室的網頁中,觀看到雪龍船位的位置及方向,其實就是他們實驗室所搞出來的。王老師說航線前端的氣旋剛離開,今明兩天湧浪狀況會好轉一些。果真,晚餐時間,在第二餐廳裏出現了前所未見過的人潮,當然,其中包括了我那二位室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