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日 星期二

10/29_準備上船

旅館的morning call設定在7:30。下床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打開Notebook,確定雪龍船的位置。奇怪,船仍然在定點,是定位系統關閉,還是船仍舊定錨的疑惑困擾著我。

梳洗後出了房門,雨還是不停的下,早上外頭的氣溫似乎比昨夜還冷,大雨夾帶著低溫,趕緊回房多添了一件外套。不經意的拿起出了外套口袋裡的手機,手機裏的螢幕顯示的室內的溫度為攝氐17度。昨夜強風大雨是雪龍船無法進港的原因吧?心裏瞎猜著。

享受了一個人獨自在大洋洲餐桌前的第一頓早餐後,雨似乎小了一點。基督城City Center的街景井然有序,景色相當優美,但那麼異常低的氣溫及毛毛細雨,相信誰也無法用心去欣賞它。

Check out後服務人員向我索取一筆錢,是昨天夜裏上網的費用。(16元紐幣) 服務人員對我說,爽快的拿出20元的鈔票給他,附完錢後才驚覺,不過是上個網看了雪龍船的位置,加上回覆了幾封mail,這居然要價300多塊台幣。

約了昨日送我過來的計程車於前往lyttelton港口繼續候船。韓國先生非常客氣的向我問好,我問他常不常回韓國,他回答賺的錢不太夠,小孩在這讀書的費用相當高,沒有多出的錢供家人一起回國。是呀,在台灣開計程車為業,以全球現今的景氣,應該也賺不了多少錢吧?不要說出國了,就算連一年一次的國旅費用也付不出來吧,更何況國外呢。周先生開的車在雨中非常沉穩,但上車後才發現汽車裏的暖氣開的有點暖,但實際上是我穿的太多了,外套內還有件背心,頭上也頂了個毛線帽,還沒到南極的我已經包的像肉包了。但事實上外頭真的是冷到不行,周先生指了山頭的白雪告訴了我,昨夜裡山上下了場大雪。(之後我才聽人家說這個季節,下了場這麼大的雪真的有些異常,難怪周先生要特別指出)。

不一會兒功夫便再次的回到了lyttelton的船代公司,拎了行李便想下車,周先生連忙的叫了住我,臉上表情仍舊很客氣的對我說,Mr. Kuo Forty Five dollars.
我心裡連忙的換算了一下,不到20分鐘的車程,代價居然要1千多塊台幣。在紐西蘭一個月到底要賺多少錢,才足夠平衡開銷,這個經濟上的概念性的問題再度在出現在心裡。

進公司後我便親切的向Miss Chen,以及船代公司的員工問好。啓動了向他們暫借的電腦,立即飛奔連上了極地辦的網站。但船還是維持在昨夜裏的位置,一動也沒動。公司裡頭的員工看了我,笑笑地說你的母船還在外頭呢。

Lyttelton是一個以船運為主的商業港,主要為運補貨品至南極大陸,雖然港口不大,但港區內有運輸用鐵路可供貨物接駁用,岸上也有天然氣儲槽碼頭,成堆的木料堆砌在岸邊,不知道曾有過多少貨物離開此地,也無法推估它們即將前往的是南極陸塊的那一角。但可以確定的是,來自北半球的我,二天內便將啓航,離開此地,或許,那些貨物,木料及天然氣會將永佇或消失於南極,但是我相信我還是會再次回到我親人及朋友的身旁。

午餐過後船代公司人員告訴了我說船已起錨,我看了看電腦,果真沒錯,船跡位置已經移了一點距離。雖然雨暫時停歇了,我還是借了把傘跑去碼頭拍照,順便做例行性的迎船。雪龍號在二台迎水船的帶領下緩緩的進入了港區。

下午不知道為什麼天氣突然變好,出了個大太陽,我也順利得將我部份的行李拿進了船艙。

在某不知名隊員的帶領下,找到了房間,但我那些貨物及個人物品,居然都太大件,找不著空間可存放,沒辦法了,只好拆了紙箱找空間硬塞。雪龍船此次前往南極是一船三站的首次創舉。由於人多,貨多,空間上相對的狹小,但就運輸成本而論,三個極地研究若可完成由一船進行同時間的運補作業,相信會節省許多的時間及金錢。

雪龍船停在台灣高雄港時,有二次在船上的用餐經驗,但此次是以南極考察隊員的身份前來用膳。若時光倒流,回到今年四月雪龍號來訪高雄時的我,用腳趾頭想去推斷,也無法得知會有今日如此真實的景像。

進入餐廰時,一眼便瞥見了當時在同樣位置所存放的南極冰釀啤酒。記得上回船員告訴我,在雪龍船上你愛喝多少有多少,如今得到了當下50%的合理性懷疑的正面性肯定答案。或許,你已遺忘了這種以南極水去精釀啤酒的滋味,或者,你根本未曾嘗過,也無法購得,但那種毫無苦澀的口感,真的有別於其他種啤酒,開瓶後,陣陣香味隨同二氧化碳一起散開來。撲鼻而來的是全球最冷,也最古老的南極冰水,與烈日下麥田工人所採的成熟的大麥,由二種極端物質相互結合所共同幻化出的清香。她,也許是我這一趟旅程中,可暫時放鬆我思念親人離愁的慰藉。或許正因為出自於南極冰所精萃的她,有著一種說不出的神秘感,難怪,好多人都要我回程台灣時,在包包裏偷藏一點,幫他們偷渡一些過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