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12月6日_即將抵達中山站

凌晨3點才有睡意,感覺海上的湧浪又變大了,船也些微的在晃動。窗外陰沉沉的,與前兩天清晨三四點便浮現大太陽的好天氣不一樣,趴在船舷往外看,船似乎停止了下了,?~到站了嗎?我心裏在想。這時才回想起,好像今早會施放海洋物理的錨錠浮標,看來船已航行到作業點位了。我無神的發著呆,映入眼簾的是那海面上的白頭浪,心想這幾天即將展開卸貨作業,不知天候狀況是否會影響整個的作業流程。

7點起床,小陸仍然還賴在床上,小熊手上仍舊抱著電腦在看影片,因此可斷定他整晚又失眠了。我們三個人一起下餐廳用餐時,恰巧遇到胡站長,他說昨夜領導們又開會,將進站人員的順序調整了一下,因此,我們隊裏人員的進站順序又
有了些小變動,等一會兒在請小隊長另行通知各位。其實大家早已預料到每件事情的不確定性,因為在中山站的卸貨作業開展之前,任何規劃都是存在變因的。

8點半之後,雪龍船距中山站相隔不到20公里,船也正式的遭遇到一大片冰面,此時船正開始要“真正的”破冰挺進,去幹大冰。之前雪龍在海上面對的儘儘是浮於水面的海冰,行進時,充其量是只將那些大冰塊給推開。真正的破冰是直接
將船開到冰面上,用蠻力去開鑿出一條航道來。此時站在駕駛台觀看“雪龍破冰”,會覺得船彷彿長出了輪子,像是在冰面上開大車似的,一股冰上行舟的雄偉及彪悍感猶然心生。

海冰的阻力很大,即使像雪龍這種兩萬噸的破冰船,被設計出的破冰能力,也僅能撞破厚度約1米的冰面。破冰行駛每次走約100公尺後,船便無法再前進,此時船要在後退個300~400公尺,再度加足馬力,使用極快的船速,採用她的大瑯
頭將冰面給擊破。每當船撞擊到新的冰面時,猶如發生了7級的大地震(不對~感覺比921地震還強烈),不過震個一兩回後,也就習以為常了。

雪龍船的船槳葉面角度是可變化的,船軸的旋轉則是單一方向,改變船前進或後退,船軸不用完全停止,或進行煞車,藉由變換船葉面的角度,便可控制前後進退的方向及力道,這也是此艘破冰船的特點。

由於今日,許多隊員都即將上站,因此上午整個迴廊走道裏,大家全都在搬運貨物,或將貨物箱做最後的整理及打包。9點左右我也開始打包行裏,並將一些根本用不到的東西(例如手電筒,現在這個季節根本沒有黑夜),給集中到一個紙箱
子,暫時擱放在船上的貯藏室。

中午12:30第一班次的直昇機即將飛往中山站,我們隊上約15名的隊員,不斷的從儲藏室及冷凍櫃,把要運抵中山站的散裝貨物給搬至停機坪。今日上午雖然是陰天,沒出大太陽,但中午過後天氣漸漸好轉,船外冰面亮的刺眼,冷風也不
斷地咻咻的吹襲著,於是我早準備好了本人出海必備的法寶“恆春洋蔥帽”,給他俗氣的戴上。

洋蔥帽在屏東恆春地區,可說是蔥農耕作時必戴的一種帽子,它也算是咱們恆春地區的地方特色,蔥農們幾乎人手一頂。之前一些外國友人在海生館實習結束離台前,買洋蔥帽來送他們可說是最佳的禮品,因為,相同領域的我們,幾乎都會從事出海作業,所以當老美們看到這種特殊遮陽帽,都非常的喜歡,直問我上那兒買的。洋蔥帽它除了可防曬、抗風外,更可阻擋這極區恐怖的紫外線,來傷害我的“面皮”,它在今天也出盡了風頭(每個人都搶著要拍照),唉,看它第一次這麼的受歡迎,早知道,就應該在長城站時,把它給秀出來的。

我的洋蔥帽曾經陪我到過小硫球、綠島、東沙、南沙,這次的南極之行,免不了的,我又再次將它偷偷的給帶了過來。心想它之前已經去過那麼多地方,都沒跟我計較而罷工,應該不會埋怨這一次,我大老遠的將它給帶過來極地出差吧。

下午3點,隊友們又再次相互的呼喚,去停機坪協助搬運貨物。今天船上內陸隊的多數科考人員,以及能力建設隊的工作人員全都下站了。另外,我們中山隊的胡站長和15名越冬隊員也下站了,在那裏幫忙直昇機運抵物資的接運,本隊的
另一半人力則留在船上幫忙貨物的集結及上機。我想現在中山站一定是人滿為患,最多能容納60名人員的餐廳如何供餐?安置隊員就寢的地方在那?等等都是大問題。因此,我們會再等個兩至三天,將物資全部下貨完畢,內陸隊也整裝
好往山上出發後,我們這一批渡夏人員才會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