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天的野外採集之後,寒冷的天氣加上忙碌的生活,我們的體力終於不勝負荷。在南極大陸平均海拔2500公尺,是地球上最高的洲,所以海拔高、氣温低、氧氣量少的是該地的特點。所以當我們在野外工作時,總是會覺得特別的吃力,空氣稀薄再加上寒風及低溫的雙重效應,體力的消耗原本就比一般的情況要來的迅速。當我發現廷煒開始咳嗽,我猜想他是感冒了。隔天早上,正準備起床去吃早餐時,卻發現廷煒還攤在床上,正想叫他一起下來吃早餐時,他告訴我,他發燒了。雖然他很堅強的說沒有什麼關係,只要稍作休息即可。但是為了他的健康著想,還是必須請站醫來診療會比較適切,畢竟,此時的我們是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而非家鄉台灣,如果因為延誤治療時機而引發其他的併發症如肺炎等,那就後悔也來不及了,再加上廷煒的野外標本採集的經驗豐富,一直是我非常重要的幫手,而且我們還有好幾點還未進行研究,如果他倒地不起…,當下我便決定陪廷煒去醫生。
在長城站有一個小型的醫療室,醫療設備堪稱齊全,醫療藥品及一些醫療用的消耗品全部都是由雪龍號由中國大陸整批運送而來的。所以像是感冒、擦傷及一些小毛病都可以在受到妥善的醫療和照顧。而且站上的醫生群也是特別挑選的,他們必須經過好幾次的選拔,而且必須要有足夠的經驗才能夠擔任站醫到南極為科考隊員服務,擔負起南極地區醫療的重責大任。而且我和他們聊天的過程中,我發現他們對於這份工作是非常引以為豪的。
我們站上的李醫生是江西大學醫學院畢業的。他也提到在南極地區進行野外或室內研究工作時,千萬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遭遇到任何危險的狀況,千萬不要輕舉妄動,寧可在工作上沒有什麼進展,也不要輕易冒生命的危險去從事冒險活動。一旦發生問題,一般小型的外科手術站上的醫療資源還可以勉力而為,但是如果出現大問題如嚴重的疾病或外傷,即使是向臨近的研究站尋求幫助,但是醫療效果也是有限,如果要要求智利空軍前來搭載,也必須要等上幾個星期的時間,所以,最好的自保方法就是要懂得照顧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身體機能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況,且絕不從事危險的活動,不要讓自己出事。我也想起我們臨行前身體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上次黃博士來館演講時,他也曾提起南極美國站的科學研究人員,除了要有良好的體能狀況外,如果有蛀牙的話還必須先行拔除,由此可知,他們對於南極地區的研究隊員的身體狀況要求是很嚴格的。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也決定留守站內並藉此機會恢復體力,並從事一些比較柔性的工作如幫廚等,也可以藉著留守的這幾天和站上的隊員聊天,也可以增進情感並了解他們最近的工作近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