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trawling II
今天在天氣條件許可的情況且在徵求站長的同意之後,我們決定在阿德利灣進行底拖網採樣作業。阿德利灣的海底地形和長城灣稍有不同。長城灣的水深較淺,約為10 至30公尺,底部大部份是屬於泥土質,阿德利灣的水深則較深,大約是20 至100公尺,底部大部份是屬於礁石地形,而且水流非常強。所以今天的阿德利灣底拖網採樣作業會比在長城灣還要艱難而且危險。
在進行底拖網採樣作業之前,首先要先了解阿德利灣的水深及底部土質,所以除了底拖網之外,測深儀及抓土器也是必備的工具,在出艇前,所有的裝備都必須準備好。另外,我也將準備己久的釣桿拿出來裝配上擬餌,希望藉由雙管其下的策略,讓這趟阿德利灣的生物採集作業能夠有不同的收獲。使用擬餌的釣法基本上是針對掠食性的魚類,但是目前我還不知道阿德利灣的魚種類別,只能利用這種釣法來碰碰運氣。
當我們到達阿德利灣,我們利用測深儀測量底部深度大約為20 公尺,再利用抓土器進行海底底部的土質測定,當我們確定底土為土質底之後,我們便放下底拖網進行底拖作業,經過10分鐘的作業後,進行收網的動作。此次的底拖網作業,成果尚稱豐富,我們捕獲了上百個海星和海膽。這些海星主要分成兩個種類,一種是硬質的紅色海星,另一種則是軟質的黃褐色海星。最後,我們只採了大約十幾個海星及海膽。在生物資源保護的角度上來看,只要是生物樣品足夠了,其它的就應該放回海中。經過幾次的底拖網作業之後,我發現在阿德利灣20公尺深的海底下,其生物的多樣性並不高,因此我們決定前往比較深的區域進行底拖網作業。在GPS的定位為深度50 公尺的地區,我們便將兩條繩子連接在一起以逹到底拖網的深度需求,經過幾次的拖網作業之後,我們採集到一種類似腔腸動物的生物,這種生物看起來像是豬腸子一樣,我便採集了約十幾條此種生物將帶回館進行進一步的研究。
在完成底拖網作業後,我發現長城灣及阿德利灣的生物多樣性並不高,應該再到其他海域進行拖網作業並比較這些地區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出現。同時,我也利用釣桿和擬餌準備試試運氣,我使用的是紅白相間大約10公分長的魚型擬餌,此種擬餌經由陽光的照射可以反射出閃爍光芒進而引起水中生物的注意,就在來回幾次的拋釣之後,果然引起很多企鵝在橡皮艇附近來回穿梭,當下我便得意的向隊員們大力的推薦這種特別的擬餌,但是不久之後,我便發現這些企鵝正興奮的在追逐我嘴上所描述的特別擬餌,看到這種情形,我立即嚇傻而且必須立刻馬上停止作釣,我心想如果釣到這些受到保育的南極企鵝或者是海豹也許會引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今天在進行漁釣作業時卻遇上企鵝追食擬餌的景象,這樣的經驗也為我上了一課,往後在南極地區的漁釣作業更小心謹慎才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