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到站長通知要到韓國站去參觀,特別的興奮。自從登上南極大陸後,都還沒有機會參觀其他國家的研究站,我們在準備就緒之後,我們就乘坐橡皮艇橫越馬克斯威爾海灣(Maxwell Bay),挺進韓國站。
到達韓國站後,先映入眼簾的一棟巨大全新的白色建築物。在這棟建築物前有一個碼頭,韓國站的站長和接待人員早己碼頭上等著迎接我們的到來。在韓國站站長的帶領下,我們走進了會客中心,並聽了一段有關於韓國站的簡報。韓國站站長也提及,這棟建築物才新建三年,這棟建築物裡的各項設備全部都是新的,而且實驗室的各項研究設備都非常先進。我也問了韓國站長一些有關於研究設備和站上研究人員的人數及他們目前所進行的研究計劃等等,韓國站上有大約20名的研究人員,而且他們的研究人員也有來自其他的國家如日本等。韓國站的站長是研究有關於海洋浮游生物,而且他的博士論文是20年前在南極地區完成的,不禁要敬佩他過人的勇氣和毅力。在互相交換禮物之後,我也充當翻譯,隨著韓國站站長的帶領下,參觀站內的一些設施。
走出這個巨大的主建築後,在主建築物的前方有一個人形雕像。雕像中的人對於韓國的南極考察的歷史非常的重要。他在死於2003年的一次海下救難行動。當時有一批韓國籍的科學研究人員出海進行研究考察,因為那天天氣狀況及海況不佳受困於南極海域上,當他一接到訊息,他便不顧自身的安危,開著橡皮艇冒著自身的危險出海救人。當時南極的暴風雪太過於強大,在這次的事件中,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之後,韓國政府便在韓國站新添購了一台破冰船,也是為了紀念這個捨己救人的勇士。
接著我們也參觀潛水室,在韓國站內,有專門的潛水裝備室也有兩名專業的潛水研究人員。這兩名潛水科學家,除了本身的研究工作之外,也必須幫助其他研究人員採集研究所需的水下樣品,所以他們在韓國站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
在參觀潛水室後,我發現韓國站上有一組新的衛星接收裝置,因為我和中國長城站的澳洲籍衛星工程師相處久了,耳濡目染的結果,對衛星設備也產生了興趣。這組衛星設備是負責網路的傳送,在韓國站上的網路使用速度是1M,這比起其他國家的網路傳送速度來說算是首屈一指的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