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南極海域的環境變化對於全球氣候及環境的變遷具有重要的指標意義,所以各個考察站在南極大陸都設有陸上或水下環境監測系統。而今天站長召集站上所有人員包括科學考察人員、後勤人員及工程人員準備進行「海洋環境監測系統的放置工作」,這個計劃也是我們自登上南極大陸以來最大的科學考察計劃。這個監測系統是由數組的感應器、浮球、底坐平台及鋼纜所組成的,而且這個海洋境監測系統必須要配合纜線的連接至長城站上,再以衛星及時連線的方式傳回中國進行可長期性,連續性及密集性的相關數據監測包括海水鹽度、溫度及化學組成。
這個計劃的工程浩大,必須要動用大型的吊車將監視系統移至浮台, 而這個浮台的運送也要透過韓國站的幫助,韓國站派遣兩台橡皮艇以艇夾艇的方式運送浮台至長城站碼頭,接著再接送工作人員至浮台,並經由工作人員的指揮將浮台移至定點,再將監測系統接上纜線後佈放到海中。由於所需的硬體設備都屬於大型的設施,且硬體的佈署工作包括纜線的鋪放路線及後續的掩埋工作,監測系統在浮台上的架設與放置及橡皮艇的等待位置等,事前都必須要有完善的規劃和準備,所以在運送及操作過程非常耗費人力及時間。
在站上的每一位工作人員都有特定的任務。而我被分派至機動組,在機動組工作需要隨時注意任何特殊狀況的發生,如果人手不足就要進行遞補,如果有工作人員不慎掉落海中必須要立即搶救。經過約4小時的工作,整個監測系統的佈放工作總算是大功告成,為了鼓勵工作人員的辛勞,站長早已吩咐大廚準備豐富的晚餐等待我們的歸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