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地牙哥短暫停留後,我們隔天就要前往智利南方小鎮—彭塔,這是我們的第二段旅程。
早上祐嘉來叫我,那時候已經是八點半了。很快地我們下去吃了相當豐盛的早餐,然後有在四周隨便逛逛,發現這個旅館其實很精緻,每個樓層都有相當獨特的設計,大廳除了有中間橫越的各樓層走道外,完全是相通的,正面外圍全部都是鐵框裝上玻璃,裡面種滿了樹,看起來就像的小溫室。後來在樓下一個櫥櫃看到一些智利特有藍色的石刻,有很多不同動物的彫刻,其中有個兩條魚的彫刻真是令人愛不釋手,很像我之前買過的一條魚。問過後發現其實不貴,當下沒有買,不過回頭應該會買。
今天約十一點要一起去機場,所以約十點半的時候我們就下樓等,這時候我也是著查了一下幾個西班牙常用的字,可惜怎樣也記不起來。等了好一下子奇怪的是大陸同行的人怎麼還沒下來,這些大陸人應該說準時呢?還是不喜歡提早一點?後來他們駐智利代表處的處長過來,直接就打手機要他們下來,真是有威望。這位張處長其實是個非常和善的人,我們對他直說感謝。
很快打點所有的東西,我們就準備要出發到機場了。路上張處長幫我們介紹幾個路經的地點,也介紹了一下智利的歷史跟建築。很特別的是我發現這邊的建築有很多英式的風格,問了張處長,不過他沒回答的很清楚,後來倒是在飛機上透過旁邊的人取得答案。處長說現在這邊也有中國城,又說現在移民到國外的其實都是在國外找機會投資,跟早期到國外打工的方式完全不同了,有錢的人也多了。
路上張處長講到我們到彭塔的三餐要怎麼處理,因為是星期天,大家都沒有現金,所以他說他要問看看可不可以賒帳,或者要怎麼處理。最後他竟然說,這樣吧!真的沒有錢你們就先吃了再說!這時大家都笑了!
我們到了機場後才發現其他團員都已經到了,所以我們很快地就去報到然後在附近逛逛。這次的團員加我們兩個總共有20個人,只是我們的名字並沒有在名單上。ㄧ開始幾個人相互介紹一下,之後沒說太多話,因為我其實蠻想做我自己的事情的,例如趕快把流水帳給記好。後來進關後,大家就相互打招呼,然後自我介紹一下,不過大家似乎對我們做的東西都蠻有興趣的!這時我還沒意識到這些團員每個都是菁英中的菁英,還包含一個院士,這也是在後來才知道的。
上了飛機,我們被分的蠻散的,所以我跟一對以前住在智利的西班牙裔美國人父女一起坐,一開始我跟爸爸Marcelo聊了一些東西,大概就是哪裡人?要去哪裡?做些什麼等等,因為他們住芝加哥,所以我們也聊一些芝加哥的事情,後來慢慢聊了一些他們家族的歷史、彭塔的歷史、智利的建築史、還有以前的殖民時期種種。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到南美,對於這邊一無所知,有了當地人的事前導覽,對我來說真是如獲至寶。我這也才知道原來彭塔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當時所有美洲東岸的船隻都要往南繞過南美地狹才可以到大西洋,彭塔因為有個平靜寬廣的水道,所以所有船隻都得要透過引水人帶領穿過水道,彭塔也因此成為相當熱鬧的小鎮,但巴拿馬運河開通後所有船隻都往那邊去,這邊就顯的落寞許多。而Marcelo的曾曾祖父以及父親先後到彭塔當引水人,一直到智利獨立後,父親被求刑,整個家族被趕出智利,他們才到美國尋求發展。Marcelo也說到以前智利南部是英國殖民,北部是西班牙殖民,所以南部才會有比較英式的風格建築,這也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到了彭塔的旅館後大家分配好房間,然後就說十分鐘後要去吃飯。這時候其實我已經有點想睡了,因為差不多已經是台灣的凌晨了。街上過節的氣氛非常濃厚,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準備過聖誕節,到處都是聖誕音樂,所有的店也都已經裝飾的聖誕節的擺飾。只是這邊的商店還是比較早關,幾乎七點就都沒有人了,即使晚上很晚才天黑。
這次來的真的都是很年輕的人,其中還包含一個導演,看起來真的相當年輕只大我一歲。我們稍微聊了一下,在大陸厲害的人講話都非常有自信,也非常驕傲,沒什麼不好,只是有時候聽起來怪怪的。
晚餐吃的是燒烤加中式餐點吃到飽,是個非常實惠的餐廳,約七點半我們先進去餐廳裡面等,坐我隔壁的是個老先生,我們稍聊了一下,他問我ㄧ些研究的東西,包含分生的部份,只是當時真的太想睡了,所以沒有很完整地回答。後來才知道對方是大陸基因體學方面研究相當著名的沈岩院士,至少有幾段人類疾病基因是他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事後沈院士在南極給大家一個演講,這是另外一個相當大的收穫!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