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聖地牙哥短暫停留後,我們隔天就要前往智利南方小鎮—彭塔,這是我們的第二段旅程。
早上祐嘉來叫我,那時候已經是八點半了。很快地我們下去吃了相當豐盛的早餐,然後有在四周隨便逛逛,發現這個旅館其實很精緻,每個樓層都有相當獨特的設計,大廳除了有中間橫越的各樓層走道外,完全是相通的,正面外圍全部都是鐵框裝上玻璃,裡面種滿了樹,看起來就像的小溫室。後來在樓下一個櫥櫃看到一些智利特有藍色的石刻,有很多不同動物的彫刻,其中有個兩條魚的彫刻真是令人愛不釋手,很像我之前買過的一條魚。問過後發現其實不貴,當下沒有買,不過回頭應該會買。
今天約十一點要一起去機場,所以約十點半的時候我們就下樓等,這時候我也是著查了一下幾個西班牙常用的字,可惜怎樣也記不起來。等了好一下子奇怪的是大陸同行的人怎麼還沒下來,這些大陸人應該說準時呢?還是不喜歡提早一點?後來他們駐智利代表處的處長過來,直接就打手機要他們下來,真是有威望。這位張處長其實是個非常和善的人,我們對他直說感謝。
很快打點所有的東西,我們就準備要出發到機場了。路上張處長幫我們介紹幾個路經的地點,也介紹了一下智利的歷史跟建築。很特別的是我發現這邊的建築有很多英式的風格,問了張處長,不過他沒回答的很清楚,後來倒是在飛機上透過旁邊的人取得答案。處長說現在這邊也有中國城,又說現在移民到國外的其實都是在國外找機會投資,跟早期到國外打工的方式完全不同了,有錢的人也多了。
路上張處長講到我們到彭塔的三餐要怎麼處理,因為是星期天,大家都沒有現金,所以他說他要問看看可不可以賒帳,或者要怎麼處理。最後他竟然說,這樣吧!真的沒有錢你們就先吃了再說!這時大家都笑了!
我們到了機場後才發現其他團員都已經到了,所以我們很快地就去報到然後在附近逛逛。這次的團員加我們兩個總共有20個人,只是我們的名字並沒有在名單上。ㄧ開始幾個人相互介紹一下,之後沒說太多話,因為我其實蠻想做我自己的事情的,例如趕快把流水帳給記好。後來進關後,大家就相互打招呼,然後自我介紹一下,不過大家似乎對我們做的東西都蠻有興趣的!這時我還沒意識到這些團員每個都是菁英中的菁英,還包含一個院士,這也是在後來才知道的。
上了飛機,我們被分的蠻散的,所以我跟一對以前住在智利的西班牙裔美國人父女一起坐,一開始我跟爸爸Marcelo聊了一些東西,大概就是哪裡人?要去哪裡?做些什麼等等,因為他們住芝加哥,所以我們也聊一些芝加哥的事情,後來慢慢聊了一些他們家族的歷史、彭塔的歷史、智利的建築史、還有以前的殖民時期種種。
由於這是我第一次到南美,對於這邊一無所知,有了當地人的事前導覽,對我來說真是如獲至寶。我這也才知道原來彭塔在巴拿馬運河開通前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當時所有美洲東岸的船隻都要往南繞過南美地狹才可以到大西洋,彭塔因為有個平靜寬廣的水道,所以所有船隻都得要透過引水人帶領穿過水道,彭塔也因此成為相當熱鬧的小鎮,但巴拿馬運河開通後所有船隻都往那邊去,這邊就顯的落寞許多。而Marcelo的曾曾祖父以及父親先後到彭塔當引水人,一直到智利獨立後,父親被求刑,整個家族被趕出智利,他們才到美國尋求發展。Marcelo也說到以前智利南部是英國殖民,北部是西班牙殖民,所以南部才會有比較英式的風格建築,這也解開我心中的疑惑。
到了彭塔的旅館後大家分配好房間,然後就說十分鐘後要去吃飯。這時候其實我已經有點想睡了,因為差不多已經是台灣的凌晨了。街上過節的氣氛非常濃厚,幾乎所有的人都在準備過聖誕節,到處都是聖誕音樂,所有的店也都已經裝飾的聖誕節的擺飾。只是這邊的商店還是比較早關,幾乎七點就都沒有人了,即使晚上很晚才天黑。
這次來的真的都是很年輕的人,其中還包含一個導演,看起來真的相當年輕只大我一歲。我們稍微聊了一下,在大陸厲害的人講話都非常有自信,也非常驕傲,沒什麼不好,只是有時候聽起來怪怪的。
晚餐吃的是燒烤加中式餐點吃到飽,是個非常實惠的餐廳,約七點半我們先進去餐廳裡面等,坐我隔壁的是個老先生,我們稍聊了一下,他問我ㄧ些研究的東西,包含分生的部份,只是當時真的太想睡了,所以沒有很完整地回答。後來才知道對方是大陸基因體學方面研究相當著名的沈岩院士,至少有幾段人類疾病基因是他的研究團隊所發表的。事後沈院士在南極給大家一個演講,這是另外一個相當大的收穫!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第三年的南極--序幕
今年是海生館第三年隨大陸的調查團隊赴南極進行研究。雖然這次到南極進行研究的工作雖然很早就確認,可是大陸方面遲遲沒有確定的時間,以致於反而越到後頭越充滿不確定性。館方一直到很晚才接到通知,確定今年到南極的時間,因此我們很快就訂了機位,然後辦理智利簽證,等一切辦理妥當,也差不多是要出發的時候了!
出發前大概是到海生館這一年多以來最忙碌的時候了吧!除了要接待一整批的俄國來訪人員,還要準備研究人員報告、幾個計畫書以及文章投稿的事情,最後幾天還為了核銷機票款在煩惱,幾乎每天一早進實驗室就忙到晚上。離開實驗室前還得交代兩個學生這期間的工作項目以及照料一月來報到的兩個實習生,腦筋都操到有點不怎麼靈光了。
出發前幾天用掉我僅有的兩天休假,然後多請一天假北上,到中研院去拜會最近正在合作的研究人員,順便去找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聊聊。也去了一趟大愛電視台跟記者討論到南極拍攝研究人員生活事宜。於是我沉重的行李中又多了一台攝影機,幾顆電池跟50片空白錄影帶。
12月9日上午我從台北出發到機場,跟祐嘉差不多在同時間抵達,所以我們就約在報到櫃檯見,等所有行李都進關後,我們也前往登機口等候飛機。這時才發現我只有帶攝影機,忘記放錄影帶。原先想在機場裡面買一片,不過因為沒有賣,所以我們一直到東京機場才買到一片空白的影片,這也才開始紀錄我們這次的旅程。
這次出發的行程大概可以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我們得要先搭機到東京,轉一班飛機到美國達拉斯,然後再轉第二班飛機到智利的首都聖利牙哥。第二部份為從聖地牙哥搭乘飛機到智利南部的城市彭塔。第三部份則是從彭塔搭智利軍機到南極的研究站。
第一段旅程相當長,前後加上等機的時間就耗掉我們差不多40小時,雖然以前也常搭乘越洋的飛機,但是也不曾連續搭兩班長途的飛機,從美國到智利的飛機上,幾乎已經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就只能坐著期待飛機早點降落,偏偏這段又飛的特別久,因此所有的耐心都要被耗光了。
抵達智利時,因為智利機場需要檢查所有人的行李,因此多耗了一個多小時,出關時已經有一個當地的司機在等候我們,我們將行李放進車子後,就準備前往旅館。途中我們也與大陸駐智利代表處張處長聯繫,他說會在旅館等候我們。
車子離開高速公路不久後就進入一個相當漂亮的社區,非常有歐洲的風格,相較於美國也樸實了許多。最後我們在一間古意盎然的旅館前停了下來,這時張處長已經走過來跟我們打招呼,也幫我們拿取行李,並協助我們登記旅館。
等一切就緒後,也已經是兩點左右了(智利與台灣差11小時,差不多是日夜顛倒),我們決定要先走到附近找看看有沒有超市,我們依照張處長的指示,往一個比較熱鬧的地區走去,發現店家還蠻全球同步化的,像麥當勞、肯德基跟星巴克這些店當然是少不了。我們先在附近買了熱狗墊墊肚子,最後終於找到一間大型的超市,我們買了麵包、水果、水跟一隻烤雞,然後拖著疲憊的身子會到旅館享用我們在智利的第一餐。
用完餐後,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等再次醒來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心想外頭大概也沒什麼東西可以吃了,所以就把中午剩下的肉跟麵包吃ㄧ吃,然後又沉沉地睡去。
今天有個新聞說大陸雪龍號附屬的雪鷹號在執行吊掛作業時墜毀,一些作業都已經停掉了。不過比較有趣的是我這才知道今年大陸總共有220個人在南極執行業務,平均年齡是35.5歲,有60%的人都是第一次踏上南極。還蠻特別的,說起來應該是想讓他們的年輕人出去外面見見世面,但是我想主要還是整個過程太累人了,所以資深的研究人員不怎麼想去。新聞中也提到有兩個台灣的科學家,這當然就是我們倆個囉!
出發前大概是到海生館這一年多以來最忙碌的時候了吧!除了要接待一整批的俄國來訪人員,還要準備研究人員報告、幾個計畫書以及文章投稿的事情,最後幾天還為了核銷機票款在煩惱,幾乎每天一早進實驗室就忙到晚上。離開實驗室前還得交代兩個學生這期間的工作項目以及照料一月來報到的兩個實習生,腦筋都操到有點不怎麼靈光了。
出發前幾天用掉我僅有的兩天休假,然後多請一天假北上,到中研院去拜會最近正在合作的研究人員,順便去找幾位許久不見的朋友聊聊。也去了一趟大愛電視台跟記者討論到南極拍攝研究人員生活事宜。於是我沉重的行李中又多了一台攝影機,幾顆電池跟50片空白錄影帶。
12月9日上午我從台北出發到機場,跟祐嘉差不多在同時間抵達,所以我們就約在報到櫃檯見,等所有行李都進關後,我們也前往登機口等候飛機。這時才發現我只有帶攝影機,忘記放錄影帶。原先想在機場裡面買一片,不過因為沒有賣,所以我們一直到東京機場才買到一片空白的影片,這也才開始紀錄我們這次的旅程。
這次出發的行程大概可以分成三部份,第一部份我們得要先搭機到東京,轉一班飛機到美國達拉斯,然後再轉第二班飛機到智利的首都聖利牙哥。第二部份為從聖地牙哥搭乘飛機到智利南部的城市彭塔。第三部份則是從彭塔搭智利軍機到南極的研究站。
第一段旅程相當長,前後加上等機的時間就耗掉我們差不多40小時,雖然以前也常搭乘越洋的飛機,但是也不曾連續搭兩班長途的飛機,從美國到智利的飛機上,幾乎已經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就只能坐著期待飛機早點降落,偏偏這段又飛的特別久,因此所有的耐心都要被耗光了。
抵達智利時,因為智利機場需要檢查所有人的行李,因此多耗了一個多小時,出關時已經有一個當地的司機在等候我們,我們將行李放進車子後,就準備前往旅館。途中我們也與大陸駐智利代表處張處長聯繫,他說會在旅館等候我們。
車子離開高速公路不久後就進入一個相當漂亮的社區,非常有歐洲的風格,相較於美國也樸實了許多。最後我們在一間古意盎然的旅館前停了下來,這時張處長已經走過來跟我們打招呼,也幫我們拿取行李,並協助我們登記旅館。
等一切就緒後,也已經是兩點左右了(智利與台灣差11小時,差不多是日夜顛倒),我們決定要先走到附近找看看有沒有超市,我們依照張處長的指示,往一個比較熱鬧的地區走去,發現店家還蠻全球同步化的,像麥當勞、肯德基跟星巴克這些店當然是少不了。我們先在附近買了熱狗墊墊肚子,最後終於找到一間大型的超市,我們買了麵包、水果、水跟一隻烤雞,然後拖著疲憊的身子會到旅館享用我們在智利的第一餐。
用完餐後,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等再次醒來已經是晚上九點多,心想外頭大概也沒什麼東西可以吃了,所以就把中午剩下的肉跟麵包吃ㄧ吃,然後又沉沉地睡去。
今天有個新聞說大陸雪龍號附屬的雪鷹號在執行吊掛作業時墜毀,一些作業都已經停掉了。不過比較有趣的是我這才知道今年大陸總共有220個人在南極執行業務,平均年齡是35.5歲,有60%的人都是第一次踏上南極。還蠻特別的,說起來應該是想讓他們的年輕人出去外面見見世面,但是我想主要還是整個過程太累人了,所以資深的研究人員不怎麼想去。新聞中也提到有兩個台灣的科學家,這當然就是我們倆個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