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30日 星期五

0430_追魚去



4月30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依舊常併列靜止,進食前會游動,中鯨進食30條魚約4.3公斤,大鯨進食6.5公斤,中鯨攝食較積極。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呼吸已漸穩定。

2010年4月29日 星期四

0429_ 血液檢查報告




4月29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常併列靜止,進食前會游動,中鯨進食約4.5公斤,大鯨進食約8公斤,大鯨攝食較積極但尚無足夠下潛之能力。
現場處置:今日採血檢查,大鯨處理尾部傷口,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呼吸已漸穩定。
血液檢驗結果---
大鯨
臨床上,最近兩天食慾、食量、及精神活力皆進步相當多,是好現象,但是實驗室血液檢驗分析結果比4/26日者並無進步,甚至有些項目稍微加重一些,因為:
1.血液學部分,紅血球變化顯示脫水較4/26者重一些。
2.白血球變化顯示感染或炎症與4/26日者病情並無進步好轉之跡象。
3.血漿生化學部分,顯示病情或緊迫稍微比4/26日者稍加重一些。
4.臨床好轉變化與實驗室檢驗,顯示病情或緊迫較4/26日者稍重一些,兩方面未能吻合之現象與原因,一方面可能使用抗生素雖有效,但效果不明顯,並且也可能因為會自行攝食未予灌水造成身體脫水有關。
5.血液變化雖然病情停滯,但臨床表現好轉,應有治癒機會。

中鯨:感染或炎症於4/26日已獲得控制,今4/29日亦繼續獲得控制,顯示病情趨於穩定。

0428_積極吃魚




4月28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常併列靜止,進食前會四處游動,中鯨進食30條魚約3.5公斤,大鯨進食56條魚約7公斤,大鯨攝食比中鯨較為積極,但大鯨仍尚無足夠下潛之能力。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2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0次),照護人員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0427_攝食積極

吃飽休憩


4月27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常併列靜止,進食前會四處游動,中鯨可自行進食22條魚約3公斤,大鯨進食35條魚約5公斤。大鯨攝食行為較為積極,但尚無足夠下潛之能力。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1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0次),照護人員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0426_大鯨可自行進食

張口索食

睡覺中

4月26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常併列靜止,中鯨可自行進食29條魚約3.7公斤,大鯨深夜開始有張口反應,嚐試數次餵食後開始進食13條約1.7公斤,也開始咬水中浮板。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4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9次),照護人員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今日採血檢查、噴氣孔採樣培養。
血液檢驗結果,綜合診斷:
1.成熟嗜中性球絕對數及比年輕嗜中性球(Band)絕對數變化比4/23日者稍微好轉一些,顯示對感染或炎症稍有好轉之跡象,但淋巴球及嗜酸性球絕對數者皆呈現較重之緊迫血液像,顯示病情加重或受醫療性類固醇副作用所造成。
2.脫水程度與4/23日者大約相等。
3.K+超過正常最高值一些,今已恢復正常,排除干擾心臟功能之危險因子。
4.Na+ 稍低於參考值。

中鯨:
1.4/23日出現年輕嗜中性球(Band),顯示有細菌感染或炎症發生,但經過治療今(4/26)年輕嗜中性球(Band)已消失,顯示有細菌感染或炎症已獲得控制。
2.依然有脫水狀態。3.血漿鐵濃度雖然超過參考值,目前不會不利於病情。

0425_一天比一天好


魚裡塞藥物餵食

4月25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常併列靜止,中鯨可自行進食25條魚約3.2公斤,大鯨雖還無法自行進食,但是牠對魚有反應囉。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4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9次),照護人員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0424_噴氣孔採樣培養





4月24日
狀況描述:2鯨於池水中常併列靜止,中鯨可自行進食43條魚約5.5公斤,大鯨無法自行進食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4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0次),照護人員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今日噴氣孔採樣培養。

0423_細菌感染



準備上擔架進行灌食醫療作業

4月23日

狀況描述:2鯨可以在池水中四處游動,中鯨可自行進食22條魚約2.8公斤,但是大鯨尚無法自行進食。

現場處置: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13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9次),根據今(4/23)上午吳永惠及張清棟老師現場臨床檢查發現,呼吸時上呼道有異常聲音,因此診斷上呼吸道或肺部有細菌感染發生。照護人員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今日採血檢查。血液檢驗結果,綜合診斷:
大鯨:白血球變化顯示細菌感染或炎症程度比4/20日時較為嚴重一些。
中鯨:
1.4/20日並無炎症白血球變化(未出現Band),今出現年輕嗜中性球(Band)顯示有細菌感染或炎症發生。
2. 依然有脫水狀態。
3. 血漿鐵濃度回升至正常值內,表示緊迫狀態較4/20日擱淺當晚者減輕。

0422_穩定





4月22日

狀況描述:由於生命現象有穩定下來,因此2鯨可於池水中稍稍游動,中鯨可自行進食,但大鯨尚無法自行進食。

現場處置:照護人員觀察監控呼吸次數(大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25次,中鯨平均呼吸次數每5分鐘9次),照護人員為加強身體抵抗力,所以進行大、中鯨灌食,大鯨一天三次,主要灌食水和魚隻,中鯨一天一次,主要灌水以補充水分。

0421_存亡關頭


準備灌食急救藥物
灌食藥物與營養補給品

4月21日

狀況描述:經過連夜搶救,遺憾的是幼鯨於凌晨宣告不治,另2頭小虎鯨狀況亦處於危急,因此先行灌食急救以穩住生命跡象。

現場處置:灌食電解質、水分及急救藥物。目前暫放置於擔架上,等待生命現象回穩後,再移出擔架觀察是否可以於水中維持平衡。
血液檢驗結果,綜合診斷:
大鯨:1.嚴重緊迫狀態之血液變化。
2.有細菌感染或炎症發生。
3.有脫水狀態。
中鯨:1.較輕微緊迫狀態之血液變化。
2.並無炎症血液變化。
3.較輕微脫水狀態。

0420_海口擱淺




4月20日

狀況描述:在屏東海口發現五隻擱淺小虎鯨擱淺岸邊,經過大夥的努力,有一隻推回海裡。一隻擱淺死亡。其中三隻經過評估,決議帶回海生館觀察照護。這三隻小虎鯨當中,體型最大的小虎鯨呼吸聲大而頻率快,中型呼吸慢而微弱,而幼鯨不斷鳴叫。

現場處置:3頭小虎鯨由擱淺現場移至海生館保育類水生生物收容中心鯨豚急救站醫療照顧,2頭較大之小虎鯨先行採血檢查後,置於鯨豚擔架觀察。

(以下2頭小虎鯨描述以大鯨及中鯨區分)